1370年寒冬,南京城外旌旗猎猎。朱元璋踩着冻土迎接一位将军,身后跟着瑟瑟发抖的文武百官——这场面比现在明星接机还隆重。徐达北伐归来,不仅带回了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,还捎带了元顺帝的亲儿子当"伴手礼"。老朱当场给徐达开出顶级年薪:年薪5000石、世袭公爵、附赠"免死金牌"全家桶。可谁能想到,这位完美将军的儿女们,日后会在皇权更迭中上演比《权力的游戏》更惨烈的家族分裂?
当徐达长子徐辉祖接过父亲佩剑时,南京城议论炸了锅。这个身高一米九的将二代,到底是朱元璋培养的"忠犬",还是埋在朝廷的定时炸弹?毕竟他亲姐嫁给了燕王朱棣,亲弟徐增寿是朱棣死忠粉。建文帝朱允炆盯着这位表哥,就像捧着烫手山芋——用他怕被反噬,不用又浪费人才。历史在此刻埋下伏笔:徐辉祖书房挂着父亲手书"忠孝传家",而燕王府地窖里正铸造着谋反的刀剑。
1399年深秋,南京皇宫的银杏叶落得比削藩诏书还急。徐辉祖把密报拍在御案上:"朱高煦此子鹰视狼顾,当斩!"满朝哗然。黄子澄嗤笑他小题大做,齐泰却注意到这位国舅爷的手在抖——不是恐惧,是愤怒。与此同时,北平燕王府内,朱棣正把徐辉祖的亲笔信扔进火盆,火星溅到《孙子兵法》"反间计"章节上。在山东练兵的徐辉祖不会知道,他那个在南京当锦衣卫指挥使的弟弟,每晚都在向姐夫传递禁宫密档。
白沟河大战后,南京城弥漫着诡异的平静。建文帝突然召回连战连捷的徐辉祖,美其名曰"拱卫京师"。茶楼里,老兵啐着茶沫嘀咕:"皇上这是防徐将军比防燕贼还紧呐!"史官没记载的是,徐辉祖接诏时砸碎了最爱的青瓷笔洗——碎片拼起来正是徐达教他画的布阵图。此刻李景隆带着五十万大军在河北溃逃,而朱棣看着南京方向轻笑:"多谢侄儿替我调走猛将。"
1402年盛夏,浦口江面漂满断箭。徐辉祖的铠甲被血染成暗红,身后士兵突然骚动——燕军阵中冲出的先锋,竟是他的外甥朱高煦!更讽刺的是,打开南京金川门的,正是当年被他从死人堆背出来的李景隆。当朱棣踏着鲜血走进徐达祠堂时,徐辉祖正擦拭父亲灵牌。新皇帝抛来橄榄枝:"中山王若在..."话音未落,灵前香炉突然爆响,香灰迷了所有人的眼。
永乐元年的雪特别冷。被软禁的徐辉祖在院中堆了个雪人,路过的小吏发现雪人腰间插着半截木剑——正是当年朱元璋赐给幼年徐辉祖的玩具。皇宫里,朱棣对着徐皇后叹气:"你弟弟比方孝孺还倔。"而在北平,徐增寿的墓碑新刻了"定国公"字样,雪落上去像道愈合的伤疤。史官们纠结该怎样书写:一个家族,两个阵营,三种死法。
有人说徐辉祖愚忠得可爱,建文帝三次错信他人亡了国,他倒坚持"忠臣不事二主"。要我说,这哪是忠?分明是职场PUA中毒!老朱家叔侄打架,他非把徐达教的"忠"字经当圣经念。看看人家李景隆,老板换得比靴子还勤,最后混成永乐朝头号功臣。徐将军要是活在现代,肯定在朋友圈转"选择大于努力"的鸡汤文——虽然他自己选了条死路。
当朱棣把徐辉祖儿子重新封为魏国公时,算不算打了自己"清君侧"的脸?要是徐达活着,该站女婿还是站外孙?这剧情放今天,是不是就像公司二股东造反上位,一边开除忠于原老板的CEO,一边又高薪聘请CEO儿子当顾问?您觉得职场中,该学徐辉祖的"愚忠",还是李景隆的"灵活就业"?
配资网站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