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时间2025年7月6日,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之际,白宫突然宣布将对支持金砖体系的国家征收10%额外关税。
这项具有明确时间节点的政策要求,美国东部时间7月7日12时起正式向12个目标国家发送关税执行函件,标志着全球贸易格局进入新的震荡周期。
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在"真实社交"平台发布的政策声明,任何参与所谓"金砖国家反美政策"的经济体都将适用该关税条款。
尽管声明未明确界定"反美政策"的具体范畴,但结合近期金砖框架内推动的"本币结算"机制观察,美元国际地位的动摇显然触及了美国核心利益。
根据《华盛顿邮报》披露的金砖峰会联合声明,成员国特别指出美国单边关税措施"违反WTO规则,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",凸显两大经济阵营的立场分歧。
12个未具名国家的关税清单成为国际焦点。
虽然白宫拒绝提前透露具体名单,但综合多方信息分析显示,既有金砖创始成员国,也有新晋合作伙伴可能位列其中。
值得关注的是,此次关税政策覆盖范围首次突破传统贸易战模式,将"政策结盟"作为制裁标准,这为美国政府干预国际经贸关系开辟了新的法理空间。
在受影响的潜在对象中,中东产油国和东南亚制造业基地的反应尤为关键。
沙特、阿联酋等石油输出国虽然通过金砖机制寻求能源交易多样化,但其军事安全体系仍深度依赖美国。
越南作为新兴制造中心,若被加征关税将直接影响其电子元件出口竞争力,这从河内方面近日频繁与华盛顿进行贸易谈判可见一斑。
市场数据显示,政策公布当日全球原油期货价格波动超4%,芯片企业股价普跌2-3个百分点。
全球贸易监管体系面临重构压力。
此次关税新政的最大争议在于,美国政府完全绕开WTO争端解决机制,通过行政指令直接建立贸易壁垒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特朗普政府提前将关税函件的发送时间定在峰会闭幕次日,这种精准的时间战术既削弱了金砖国家的集体应对能力,也为个别国家的政策调整预留窗口期。
在战略层面,中俄伊三国领导人集体缺席峰会的深层影响逐步显现。
尽管官方解释均为"国内事务",但客观上导致金砖组织短期内难以形成强有力的联合反制措施。
这种权力真空恰为美国创造了分化打击的契机,印度总理莫迪与巴西总统卢拉的紧急磋商,以及南非代表提出的"临时观察员"机制,均反映出内部协调机制亟待完善。
国际贸易格局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剧烈的震荡重构。
随着美国将关税武器与地缘战略深度捆绑,企业供应链的"去政治化"诉求与大国竞争的现实矛盾愈演愈烈。
对于金砖成员国而言,如何在维护多边贸易原则与规避具体制裁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,将成为考验新兴经济体政治智慧的历史性课题。
配资网站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